2021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
项目品牌: 待定
项目行业: IT及通讯
项目日期:
2021-11-01 09:00
2021-11-03 22:00
项目地点: 广州 保利世贸博览馆
项目名称: 2021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
数即万物 智算未来
2021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
CHINA MOBILE GLOBAL PARTNERS CONFERENCE 2021
2021年11月01日-2021年11月03日
广州 保利世贸博览馆
项目信息
11月1日,2021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开幕。本次大会以“数即万物 智算未来”为主题,旨在凝聚产业合作伙伴力量,共话数字经济发展机遇、共谋智算未来广阔前景。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作为中国移动规模最大、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,历经八载沉淀与演进,被视为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的风向标,众多来自全球产业链的重量级嘉宾莅临本次大会。
大会主论坛于11月2日上午举行,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作了题为《数即万物 智算未来》的主旨演讲。杨杰指出,信息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民生的各领域全过程,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、辐射范围之广、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。新基建加速提档升级,推动数智生产力孕育发展。技术、数据等新要素高效融通配置,释放数智生产资料更大价值。在数智生产力、数智生产资料共同作用下,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新动能潜力不断激发,引领数智生产方式深度变革,加速数字经济发展。
围绕构建“连接+算力+能力”新型信息服务体系,推动实现网络无所不达、算力无所不在、智能无所不及,繁荣数字经济,开创智算未来,杨杰面向产业各界提出三点倡议。一是共同致力于推进5G发挥更大社会效益。联合制订5G R17及后续版本国际标准,推进信息通信基础理论、核心技术等创新突破,加快网络覆盖,大力发展多模、多频、多形态智能终端,加快拓展丰富多彩的产品服务、应用示范,提升5G网络安全水平,加速5G融入百业、服务大众。二是共同致力于推进算力网络协同创新。制订算力网络技术路线、目标架构、标准体系,协同攻关安全、能耗等产业链共性问题,统筹调用跨地域、跨运营主体算力资源,探索跨行业、跨产业算力网络联合试验,促进算力网络绿色、安全、健康发展。三是共同致力于推进智慧平台应用赋能。围绕产业发展、技术演进、应用需求等相关领域,广泛汇聚产业合作伙伴优质能力;优化中台统一门户,加快能力有序、高质、合规开放,联合挖掘商业化应用新场景,支撑全社会“上云用数赋智”。
大会发布了《中国移动算力网络白皮书》、“心级服务”品牌以及“TOP100品牌联盟”计划,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。本次大会,中国移动与保利世贸博览馆携手打造首个5G+大型数智化展馆,实现5G SA网络高密度全覆盖,现场实景沉浸式网络体验。中国移动旗下十余家单位将首次以统一展区全景呈现“不一样的精彩”,涵盖以智践初心、智算新版图、数智新产品、智简新生活、数领新产业、智联新生态、泛全联盟、冬奥冰雪世界八大板块,全面展示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如何助力未来社会、经济、生活全面升级转型。
在“以智践初心”展区,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红色通信的历史回响,还可以看到红色传承的党旗飘扬。在“智算新版图”展区,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中国移动网云业一体化的智简架构,面向可持续发展、更灵活、更智能、更强大的5G-Advanced。在“智简新生活”展区,围绕“数智生活 +”主题,以场景化、互动化的方式,通过家庭IoT、全光WiFi(FTTR)、场景化宽带等智家业务,系统呈现家庭信息化解决方案及智慧家庭生态最新合作成果。在“数智新产品”展区,观众可以体验5G时代的数智化营销服务,实操感受只拨打电话,就能实现视听多媒体交互的5G视频客服。在“数领新产业”展区,重点展示5G专网建设、IDC、移动云、物联网、行业产品能力等内容,5G+安全生产、智慧交通等行业赋能成果以及加速媒体、游戏等新兴业态发展壮大的各项进展。在“智联新生态”展区,主要展示中国移动产业链条债权及股权等金融服务,包含中国移动向合作伙伴提供的融资服务、股权投资成果展示以及产业链条合作伙伴的品牌信息等内容。在“冰雪世界”展区,5G云游戏、视频彩铃、移动云VR、5G超高清、AI拍机、AI贩机等新玩法、新体验,将为观众带来沉浸式5G冰雪体验。在“泛全联盟”展区,全面展示中国移动泛全联盟自去年11月成立以来展现出的功能和价值。
本次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,除了通过八大展区集中上演数智科技感官盛宴,还汇聚了国内外业界精英、专家学者,围绕5G应用、人工智能、算力网络、大数据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和分享,全面展示无所不至的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如何助力未来社会、经济、生活全面升级转型,集中发布最新技术战略和产业成果。
项目预热 - 倒计时
项目传播
项目线上互动
点击:
https://2021cmgc.miguvideo.com/Home
视频发布在B站
项目现场
-end-
图片来自网络及品牌公开信息,出处见品牌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