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抖音美好奇妙夜
2025抖音美好奇妙夜
2025年10月29日
北京
一个像是眼睛一样,120米长的,流线型开合的主屏幕,横跨在“冰丝带”,象征着「时空裂缝」。2025抖音美好奇妙夜,在这里开启。
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“普鲁斯特效应”,指的是某种感官刺激,能够唤起强烈的个人记忆,比如嗅觉——妈妈做的一道菜,比如听觉——一段曾经单曲循环过的旋律。
罗大佑一席白色西装坐在钢琴前弹起《爱的箴言》;任贤齐伴着《伤心太平洋》的旋律将摩托车开上舞台;创作者们穿着汉服随着《苏公堤》摇曳;林忆莲在银河系的环绕里被升降台举起,全场齐唱《至少还有你》......
屏幕开合之间,时间被折叠,音符飘响时,那些属于不同年代的记忆碎片,被重新拼贴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盛会。
01
在这一夜,创作者们唤醒的第一个记忆,是遥远的。
在没有“金曲”的时代,古人用节气篆刻记忆。《二十四节气录》的舞台上,伴着《苏公堤》的旋律,24位创作者身着传统服饰,代表24个节气,连接起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岁月流转的记忆。
镜头扫过舞台,创作者@朵朵花林 穿着一身蓝色汉服,转动着西湖绸雨,今天,她代表的节气是雨水,“鸿雁来”“草木萌动”。
@朵朵花林 大学学的是导游专业,但因为不善于口头表达,所以毕业后并没有从事相关职业。她一直是一个细腻敏感的人,于是选择了用一种更加自在的表达方式——视频创作。
最初她用短视频记录生活日常与“氛围感”穿搭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在非遗传承人@雁鸿Aimee 的邀请下,穿上六朝华服,共同创作了一期服饰内容。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套汉代透明禅衣,材质薄如蝉翼。
那是2021年,她在视频平台上注意到,有外国的视频创作者拍摄自己国家服饰的百年变迁,但中国的却没有。她想,“我们的历史文化这么丰富渊远,为什么相关的创作内容却一片空白呢?”“各种影视作品从来喜欢呈现王公贵族的盛装,那在古代,和我们一样的平民百姓穿的是什么呢?”带着种种疑问,她开始创作“百年变迁系列”,从服饰到发型,以一隅窥见历史社会变迁。
为了确保内容的严谨,从沈从文的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》到各种严肃的学术论文和书籍,她啃了不少大部头。起步的那一年,她埋在书堆和网页里,摄取了各种专业知识,直到现在,看很多古装剧时,她还能敏感地指出服化道的各种细节错误。
这种创作带来的力量是过往不可比拟的,她感受历史变迁中的喜与悲。比如在盛唐时代,女性的服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,“就像我们现在的吊带,大家的状态都很开放。”但读到唐宋的“纸衣”时,也会感慨盛世之下角落里那些拿纸蔽体的平民百姓。
@朵朵花林 的视频风格克制,但富有冲击力。她希望传递的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和情感,无需过度渲染,就足够动人。比如在创作《百年青年》时,她会因为一个镜头拍摄3个小时,只因想体会五四时期的青年是什么样的心境。
在美好奇妙夜的舞台上,当代表“雨水”的她转身举伞的那一刻,观众看见的不仅是一种存在于过去的技艺复刻,而是可以融入当下的一种审美、风格。正如众多非遗创作者在抖音平台上一直做的事一样,通过自己的创作,让各种非遗以一种新的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。
记忆从来不是停留在过去,它会寻找新的方式继续被看见。
02
晚会策划阶段,导演组做过一次调研,发现人们记忆里怀念的“从前”,其实并不久远,指向2018年。
「时空裂缝」中,一段名为《创作者来时路》的短片亮起——2018年夏天,抖音在年轻人群体中悄然风行,手势舞、甩臀舞和酷炫的技术流转场视频突破了人们对视频内容的传统认知;互联网选秀节目《创造101》横空出世;IG电子竞技俱乐部在那年的英雄联盟总决赛中压倒式地夺冠;世界杯在俄罗斯举办,一个法国的新星以超跑般的速度震撼了全球,名字叫姆巴佩。对了,那年还有一首名叫《起风了》的歌曲开始在大街小巷传唱……
短片落幕,音乐响起,@代古拉K 从屏幕走向台前。
2018的夏天,@代古拉K 还在读大四,准备考研。大学读的是化工专业,准备跨考的她觉得“今年考上有点悬”,花家里的钱读书心有不安。于是,她开始在一家自媒体公司兼职。
因为喜欢跳舞,她开始出镜拍摄抖音上正流行的舞蹈。也就是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夏日,她对着镜头跳了那时候最流行的“甩裙舞”——动作很简单,只要张开双臂,把裙子先甩向左边,再甩向右边,就完成了。为了和别人不一样,她专门找了好几个场地,做了场景的切换剪辑。
几天之后,@代古拉K 在发廊漂头发,点开手机发现主页的消息显示“99+”,“视频火了”。她没有太多惊喜的感受,只是想着“头发被漂毁了”。
那时,绝大多数人还没意识到,创作这件事将通过短视频,以一种普通人更容易参与的方式,逐渐发展成主流,它同样能够承载时代的记忆,悄然影响塑性时代文化。
后来,发现创作其实可以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,她开始专心地创作短视频,成为舞蹈垂类的创作者。
那时的创作“野蛮”生长,趣味横生。代古拉K还记得,早期的舞蹈创作,只有她和摄影师在外边找景跳舞,摄影师拿的还是一个“破三脚架”,架好了就开始跳。视频拍好之后,@代古拉K 负责剪辑。直到今天,这个习惯仍然没有改变。
随着平台生态慢慢变化,高质量的内容创作者越来越多。@代古拉K 说,她依然还是摸不准内容的变化,“一直以来都和焦虑为伍”,害怕被遗忘。但她依旧活跃,保持被记住,她说或许还是归根于自己的热爱。
2018年到现在,已经过去7年。直到今天,抖音舞蹈真正成为了一种新的时代符号。在奇妙夜的舞台上,徐梦洁和蒋敦豪两位艺人共同演绎了二创版本的《卡拉永远OK》,这首首发于90年代的经典歌曲经由创作者二创,如今成为了一种新的身体语言,作为一种充满趣味的“梗”得到了广泛传播。
而像“刀马“发牌”这样的抖音原生舞蹈,也在晚会中以串烧形式逐一呈现。
舞蹈从不独属于舞台,也不专属于专业舞者。它可能在客厅、广场、地铁口、大草原上被普通用户学习、接力。只要快乐就可以随时起舞。
03
和@代古拉K 一起合唱的,还有创作者@朱铁雄。
“甩裙舞”爆火的那两年,@朱铁雄 正在格子间里剪辑特效视频。大学从景观设计专业毕业之后,因为沉迷影视创作和剪辑,他加入了一家自媒体公司,开始创作特效视频。那时,他的账号名称是“钢铁熊”,创作内容都是炫酷的特效视频:比如模仿哈利波特坐飞椅,打个响指就能让蜡烛点燃。这些视频让他很快积累起百万粉丝。
但很快,他察觉到这些内容并不是他真正喜欢和感兴趣的,他想要的不止于观众们觉得“炫酷”,还有更加严肃和深刻的表达。
停更几个月后,他以自己的名字@朱铁雄归来——作为账号名称,也有“找回自己”的意味。
复更后的第一条视频就是一条变装特效作品:《齐天大圣》。作为一个福建人,他在深厚的民俗文化当中成长,对民俗有感情,而齐天大圣就作为民俗文化的符号之一,深植于记忆之中。2015年,国产动画电影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》上映,当时还在上大学的他看完异常振奋,他觉得这就是他想要做出来的东西。多年之后,他用同样的方式致敬。
这些年,@朱铁雄 坚持要追求做有品质的内容,他的标准只有一条,“不能辜负自己”。今年3月,他开始创作一条以国安为题材的短剧,讲述了一名国安干警和小时候的自己对话,坚持完成任务的故事。其中最难的一场拍摄发生在大雨之中,朱铁雄为了追求拍摄效果,在初春冰冷的雨水之中倒地数次,最终完成拍摄时,他已接近失温。
但为什么要坚持在非遗、国安等严肃题材上如此卖力地演出?除了热爱之外,@朱铁雄 记得两个评论,都来自于一条讲述残疾人如何坚持舞狮的作品的评论区。
第一个舞狮题材的作品发布后,一个舞狮从业者告诉他,“其实我本来想放弃继续舞狮,但看了你的视频,我决定继续从事这个行业。”第二个故事则是一个腿部残疾人拍摄了自己双腿残疾的照片,告诉他,“其实我早就不怕水了”——在作品里,女主角也说过一样的台词。
不只是为了“好看”,而是为了传达某种力量,让人重新相信坚持、热爱与信念本身的价值。那些在屏幕前被触动的留言正是这种力量的回声。
如是种种,化作他在奇妙夜舞台上的唱词——“从前初识这世间,万般流连。看着天边似在眼前,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。”
04
镜头扫过观众席,沉浸在首首金曲中,几代人找到关于青春与回忆的共鸣。
罗大佑唱《爱的箴言》——这首1983年写给邓丽君的歌曲,让人们回忆起80年代的年轻、朝气蓬勃的社会气氛,“我将春天付给了你,将冬天留给我自己”;
2000年,新的世纪到来,华语乐坛黄金年代的大门由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叩开,今夜,人们在现场集体合唱林忆莲的世纪情歌:“如果全世界我都可以忘记,至少还有你,值得我去珍惜”。
又过5年,陶喆发行了《就是爱你》,日后人们称其为典型的“陶氏情歌”——这首歌收录在名为《太平盛世》的专辑里,陶喆希望通过这张专辑叩问一个真正的“盛世”……
但20年后,使得在陶喆在新一代受众中走红的,是一个个斜刘海元素表情包以及一段“啊啊ye duang duang duang”的抽象旋律,通过短视频二创的模仿传播,陶喆和他的音乐被激活。
奇妙夜现场,在陶喆唱起《找自己》的时候,台下的@雨崎 因为夸张而动情的合唱表情而被抓拍至大屏幕。
作为一个只有10万粉丝的创作者,@雨崎 接到抖音美好奇妙夜邀请之初,还一度以为是遭遇了诈骗,“我这么小的一个创作者,怎么可能被邀请呢?”她一再确认。
@雨崎 是抖音生态位里最多数的那一类创作者——没有专业的团队,没有专业的摄影机器,没有剧本,没有打光。今年9月,这位二胡老师在下班后回到自己的小房间,突然突发奇想地要打开自拍摄像头,模仿陶喆的R&B唱腔唱《小镇姑娘》。在视频里,她拿着化妆用的刷子当做麦克风,动情卖力地唱着“听说现在的你~成了大经理~!”视频拍了一遍就被匆匆上传。
但一天之后,视频的点赞开始飙升,越来越多的人涌进评论区,称赞她是“模仿陶喆的天才”。她很快更新了第二条视频,然后是第三条……为了模仿得更像陶喆,她把发夹夹在斜刘海上。雨崎说这是被“赐冠”了。
事实上,@雨崎 并非是从这条视频才开始创作。她是抖音的忠实用户,2018年到现在,雨崎把抖音当做生活分享的剧场,音乐专业毕业的她,时而在上面分享唱歌,时而是分享舞蹈,更多的时候,她喜欢在抖音上“发疯”、“搞抽象”,对这个年轻人来说,这是工作压力下的一个出口。平日里,她是学生眼中一本正经的二胡老师,私底下她只属于自己。
再回忆起来,@雨崎 甚至忘记了为什么要拍这么一条模仿视频,或许是鬼使神差,也或许是真的解压。她喜欢这样的过程,在小房间里拿着化妆刷就开始放声唱歌。
对@雨崎 来说,陶喆同时是两个时代的符号。对上一个时代来说,他是R&B的歌王,千禧年的流行音乐教父。@雨崎 大学时开始喜欢R&B音乐,引路人就是陶喆。那会儿在餐吧兼职做驻唱,每场的必唱歌目就是《普通朋友》。
而对这个时代来说,陶喆的形象有了新的意涵,雨崎说,他是真诚的,疯狂的,做自己的。
那时候的@雨崎 未曾想过,作为一个只是热爱分享生活的创作者,她会因为生活本身而走红,直至与自己的偶像发生奇妙的关联。
在今夜,美好奇妙夜的现场,她在大屏幕里和偶像陶喆同框,还是夹着斜刘海的夹子,动情开心地演唱“哗啦啦啦天在下雨”这一刻,她梦幻般地从小房间的屏幕里跳了出来,在大舞台的屏幕里出现。
记忆从不会静止,它总会在某个瞬间被重新唤醒。那些藏在时间深处的旋律、舞步与影像,被一位又一位创作者以全新的方式再次点亮。
在今夜的最后,「时空裂缝」里绽放出烟花,创作者们环绕着舞台,在漫天彩带中挥手合唱。屏幕上亮起最后的祝福,「好好生活,就是美好生活。」
那些在屏幕上被看见、被触动、被记录的瞬间,会继续在生活的缝隙里闪光——在无数个普通的明天,成为新的旋律。好好生活,本身就是一场奇妙的创作。
-end-
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及品牌公开信息,出处见网络
文字来自 AI 编辑完成,AI信息自我辨识